8月16日,三水区“新市民学堂”开启了“新市民·新佛山”暑期融合研学活动,为25组非户籍人才家庭准备了精彩旅程,让他们的孩子更快地认识佛山。
目前为了聚焦新市民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家庭融入需求等实际问题,三水区委政法委积极牵头,联合区总工会、社区等多方力量,精心运营“新市民学堂”服务品牌,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举措,为新市民扎根佛山、共享发展成果铺就暖心之路。
四年来,已有近万人次的孩子在“新市民学堂”欢笑、学习、成长。这里不仅解了家长燃眉之急,更成了孩子们认识佛山、爱上佛山、找到归属感的“快乐起点”。
三水区“新市民学堂”为孩子准备了室内活动课程。 三水区委政法委供图
人口猛增三水出招
近三年来佛山市三水区新增常住人口7.9万,增速9.87%,为佛山全市第一,增量占全市超九成。目前三水的常住人口达88.91万,实际服务人口超100万。
三水区政府今年一季度判断,未来549个产业项目落地,还会新增近10万产业工人,员工背后还有家庭成员。
如何让新市民真正融入佛山,感受到“家”的温暖?“新市民学堂”成为一个可靠的帮手。
暑假来临,新市民职工最头疼的“娃去哪儿”问题,“新市民子女暖心夏令营”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即三水区委政法委联合区总工会连续四年精心烹制这道“暑期大餐”。
在2个月时间里,孩子们不再困在家中,而是在专业讲师带领下,亲手触摸非遗醒狮的鼓点;在科创实验里见证科学的奇妙,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在电影光影中放飞想象;并且还为他们安排了走进本地企业的“探秘之旅”,以及生动有趣的爱国普法课堂。
三水区“新市民学堂”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认识佛山。 三水区委政法委供图
8月16日“新市民学堂”更是开启“新市民·新佛山”暑期融合研学活动,为25组非户籍人才家庭准备了精彩旅程。
来到南海里水镇流潮村,孩子们穿梭于花团锦簇的花博园,体验兰花种植的乐趣。在禅城紫南村,孩子们在“仁善三馆”里感悟传统美德,在“紫南船说”领略岭南水乡风情,在阿农湾农耕文化园中触摸现代农业脉搏。
“这场精心设计的深度体验,让新市民家庭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受佛山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与现代都市的独特魅力。”三水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相关活动,让新市民在欢声笑语中增进认同,激发起“此心安处是吾乡”,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热忱。
“新市民学堂”扩展服务内容
当然,三水区的“新市民学堂”的服务时段不止于暑期。
6月14日,在大塘镇举办的“新市民·新佛山”融合主题活动上,法律专家以案说法,深入浅出讲解如何识别网络诈骗陷阱;医疗工作者则用生动的模型和互动游戏,为孩子们揭开性教育的面纱,传授防溺水“保命口诀”。
“这场聚焦儿童安全和家长法治素养提升的‘知识盛宴’,像一场及时雨,为新市民家庭织密了安全防护网。”三水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列活动,增强了新市民家庭安心扎根佛山的底气。
另外,对于困难新市民家庭,“新市民学堂”的关怀从未缺席。
三水区委政法委组成慰问小组走进北江、河口社区的特困户家中,倾听他们的生活琐碎与实际困难,并将慰问物资送到特困户手中。这次活动不仅是送生活物资,更体现了三水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度,让身处困境的新市民真切感受到“佛山有情”。
三水区委政法委表示,将持续深耕“新市民学堂”服务品牌,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联动更多社会力量,为新市民提供更精准、更暖心、更富成效地服务保障,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三水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的新市民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作者】 尹辅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