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筑防线 温州各地干群合力迎战台风"丹娜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9:19:00    

狂风,暴雨。面对台风“丹娜丝”,温州各地党组织与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公安干警冲锋在前,群众志愿者主动请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防汛抗台安全网;从山区到海岛,从城镇到乡村,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御战全面打响,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网格化排查

用“铁脚板”踏出安全防线   

“台风登陆前,必须确保每一处隐患都有人管,确保每一位市民都安全。”这是温州各地干部的共同誓言。瓯海区泽雅镇迅速激活网格化工作机制,39个村的联系领导、驻村组、村“两委”、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300余名党员干部分片包干,对各领域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转移涉险群众316人。新桥街道则发动220余名干部群众,分组对施工工地、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排查,同步启用3个避灾点,转移安置群众565人,用“铁脚板”踏出安全防线。   

瑞安市林川镇提前启动应急响应,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机制,14组驻村干部带队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实行24小时轮值监测。镇党委统筹调配应急物资,开放16个避灾安置点,“红哨”党员突击队聚焦山区留守老人及158名重点人群,开展“一对一”结对转移服务。北麂乡党委抢在台风来临前海浪平静期组织53名干部上岛,以“敲门行动”撤离游客242人,闭环整改隐患5处,在孤岛上竖起抗台旗帜。   

平阳县怀溪镇实行“全员进岗”,将96名镇村干部职责细化到《全域防汛责任体系一张表》,43个风险区纳入统一管理,累计开展隐患巡查785人次,成功转移群众483人。   

泰顺县罗阳镇发动148个网格力量排查隐患17处,做好27个避灾场所筹备工作,储备物资4000余件,让“防患于未然”落在实处。   


应急处突   

与灾情赛跑的“逆行者”   

7月7日,瑞安市平阳坑镇南山村平黄线出现山石滑落、竹木倾倒,造成车辆通行不便。接到险情后,村干部黄德印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到达现场,对倒伏的树枝、滚落的山石进行临时性清理,及时劝导来往车辆安全通行,并在山石滚落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拉上警戒线,提醒引导群众安全通行。   

同一时间,平阳县海西镇的海岸线上,党员志愿者、巡防队员与村居干部正开展堤坝拉网式巡查,无人机对西湾海域实施全时域监控。跳头沙滩、北山码头等区域的300余名围观群众被逐一劝返,镇民兵应急分队、专职消防队等力量不间断巡逻,在浪花翻涌处筑牢涉海安全防线。南麂镇党员干部则在客运站内引导游客有序撤离,1304名游客全部安全离岛,成为台风来临前最动人的“大迁移”。   

为守护群众财产,乐清市湖雾镇小球村党总支组建16人党员先锋队,深入易涝葡萄种植区抢收成熟果实。分拣装袋、打包转运,队员们争分夺秒,帮助3家农户抢收2300斤葡萄,避免变质损失。   

苍南县矾山镇党委的24支“临时送餐队”成了台风天的“暖心纽带”。党员志愿者走村串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抗台物资与热乎餐食,饭盒上的余温传递着党组织的关怀。瑞安市飞云街道瑞云社区党员先锋队兵分两路,排查建筑工地、危旧房与沿街商铺,耐心劝导3名老旧房屋村民转移,24小时轮值确保通信畅通,让“守夜人”的灯光照亮风雨夜。   


公安铁军   

风雨中的“平安底色”   

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升级防台部署,动态提升应急响应等级,备齐备足抢险车辆与物资,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转移。公安交警高频排查易积水、易塌方路段,强化路面管控疏导。   

“江边危险,快跟我们离开!”7月7日上午,海经区公安分局特警冒雨巡逻至瓯江口大道,发现几名市民在风急浪高的江边垂钓,立即上前劝离。当天14时48分,昆鹏派出所接到群众被困车中的求助,民警裘一锋迅速带队赶赴现场,成功将受困者转移至安全地带。   

平阳县公安局滨海新区派出所民警得知一沙村十多位留守老人居住在抗风能力较弱的房屋,立即组建“护老小分队”逐户劝说。“大爷,跟我们去文化礼堂暂住,那里有热水和饭菜。”民警们帮老人收拾随身物品,搀扶下山安置。雨势稍缓,他们又带着工具清理盘山公路上的断枝,数小时连续奋战让道路恢复畅通。   

7月7日凌晨1时许,乐清南岳海边强风伴着大雨呼啸不止。警铃响起,乐清市公安局南岳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辖区沙港头村码头有个年轻男子被困滩涂。民警赶到现场发现一名年轻男子浑身裹着泥,一半的身体正陷在码头下的滩涂之中。滩涂与岸边落差有五六米,而又正值涨潮时分,救援刻不容缓。   

“我四肢抽筋,快没力气了……”男子看到民警后说道。“不要怕,一定要挺住!”民警李森大声安抚。转眼间,潮水已经漫涨至男子被困之处,李森用绳子绑着救生衣扔给男子穿上,再与专业救援人员合力将男子从滩涂中拉出。经医护人员现场检查,男子无大碍。   

从海岛到山区,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田间,在这场与台风的较量中,党员干部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当风雨渐歇,留下的不仅是平安的家园,更是党群同心、守望相助的温暖记忆,这正是温州面对灾害时最坚实的底气与最深厚的力量。

记者叶雄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