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珺
在广袤的高原大地上,一批批青年正告别都市霓虹,带着知识、热情与创新思想回归乡土。从陈怡君放弃北京设计师工作盘活濒临破产的养殖场,到甘钰转型助农带头人让青海特产走向全国,这些青年用行动打破“乡村留不住年轻人”的刻板印象,成为激活青海乡村振兴的“青春引擎”,为高原大地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长期以来,青海部分乡村受限于地理位置、产业模式等因素,面临人才流失、资源闲置、销路狭窄等难题——优质牛羊肉“养在深闺人未识”,特色农产品只能低价贱卖,传统产业因缺乏新思维陷入停滞。而返乡青年恰好带着“破局”的能力:他们熟悉互联网运营,能通过直播、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打开全国市场;他们掌握现代管理理念,能推动传统养殖种植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他们了解市场需求,能将青海的生态优势、文化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高原味道”变成“致富密码”。
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产业是根基。青海乡村要发展,既需要有人带着技术回来,也需要有人带着项目扎根。返乡青年既是“新农人”,也是“引路人”:他们不仅自己干事创业,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吸引更多人才回流。
当然,青年在青海返乡创业的道路上,仍需更多支持与保障。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特殊、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青年创业可能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风险等挑战。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如提供创业补贴、简化审批流程、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需要社会力量搭建服务网络,为青年提供技术指导、物流支持、品牌推广帮助;更需要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支持青年返乡创业的氛围,让他们在乡村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底气。
编辑:殷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