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县河镇GDP含绿量达82%的生态富民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9:02:00    

初夏的竹溪县县河镇,层峦叠翠的富尔山云雾缭绕,万亩生漆林迎风摇曳,27个生态甲鱼塘波光粼粼,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络绎不绝……这片土地正以生动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真谛。

5月22日,走进县河镇富溪村、六合村和大路沟村,探访其依山兴业富民的成功路径,见证青山生金的历程。

多元发展林下经济

在富溪村万亩生漆基地,26岁的“新农人”方一民正带领工人修整漆树枝条。

3年前,这位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返乡接手父亲垦荒七年的生漆基地,以艺术思维重构传统产业。

“生漆产业周期长,必须‘以短养长’。”方一民在林下套种1000亩中药材、500亩高山蔬菜,养殖40头黄牛和1万只跑山鸡,实现年收入超200万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将生漆深加工为绘画漆、推光漆等高端产品,其中50克装绘画漆售价80元仍供不应求,500克装推光漆单价达500元,带动基地年产值突破100万元。

“以前卖原漆,400元1公斤还愁销路,如今精加工后,1公斤漆能卖2000元。”方一民的成功带动120名村民就业,更吸引3名重庆“00后”青年入驻漆器工坊。

全域实施生态种养

在六合村海拔800米的富尔山,创业者柯昌松投资建设的1.2万亩油茶基地生机盎然,27个生态甲鱼塘点缀其间。

54岁的柯昌松独创“三不”养殖法——不投饲料、不施药物、不缩短周期,培育出“六合生态甲中甲”品牌。“我们的甲鱼喝山泉水、吃活鱼苗、住‘大别墅’,生长周期7年以上。”柯昌松捧起一只2.5公斤重的甲鱼介绍,普通甲鱼市场价15元/公斤,他的甲鱼能卖到每公斤50元以上。

去年10月,柯昌松试验性销售甲鱼,获得300万元收入,目前27个水塘估值已超1亿元。在甲鱼产业带动下,油茶基地同步崛起。他引进湖南天然油茶公司,建成2200平方米加工车间,预计年产茶油5万公斤,产值600万元。“我们的茶果生长周期比江西长一个月,全程人工除草,加工企业抢着要!”柯昌松自豪地说。

“红色”赋能农旅融合

在大路沟村锣鼓洞战斗遗址前,游客驻足聆听革命故事。10年前,返乡创业的童德国父子投资1.2亿元打造阳坡寨生态旅游综合体,将茶园、花海与红色教育基地串联,形成“春观花、夏采茶、秋赏叶、冬研学”的四季业态,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这里曾是竹房三县通陕川的古道,如今成了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童德国介绍,预计今年游客量同比增长30%。

62岁村民李新意流转3亩荒山,年收租金1500元,在阳坡寨务工日薪120元。“我们在茶园套种景观树,还建了婚庆广场、培训中心。”童德国之子童新华说,红色旅游带动周边发展12家民宿、8家农家乐,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元。

“当‘两山’理论落地生根,绿水青山就能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县河镇党委书记罗猛介绍,该镇已形成“富溪生漆+林下经济、六合甲鱼+油茶、大路农旅+红色教育”三大产业板块,建成2.2万亩茶园,木本油料产业面积达3万亩。2024年,全镇绿色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82%。(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郭军 锦华)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