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8月11日 ——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深夜救援行动在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林北路附近树林紧张展开。当晚20时35分,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东山派出所紧急转警:一名71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男性老人于当日下午16时许外出后迟迟未归,家属与民警搜寻三小时无果。
警情就是命令!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派精锐力量——特勤大队搜救犬分队,1辆消防车、6名经验丰富的消防救援人员及4头训练有素的搜救犬火速驰援现场。
21时30分,救援力量抵达。指挥员迅速整合现场信息,明确老人最后走失的大致范围后,科学部署搜救方案:将力量分为两组,依托搜救犬强大的嗅觉能力,以失踪老人的贴身衣物为嗅源,实施精准的气味追踪搜索。一组沿老人可能行走的方向推进,另一组则深入家属与民警尚未覆盖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
夜色中,搜救犬成为了关键“侦察兵”。经过近一小时的紧张搜索,22时26分,喜讯传来——救援人员终于在林北路附近的田地中发现了走失老人!经现场快速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无生命危险,一场牵动人心的搜寻平安落幕。
22时30分,现场处置完毕,消防救援力量有序撤离,搜救犬分队全员安全归队。
消防救援部门特别提醒市民:
加强看护与标识: 家中有认知障碍老人或儿童,务必加强看护,避免其单独外出。可为老人制作包含姓名、住址、紧急联系电话的防水信息卡或手环随身佩戴。
善用科技手段:考虑为易走失人员配备具有精准定位功能的电子设备(如GPS定位手环、防走失定位器),确保在意外发生时能迅速确定其位置。
留存信息与照片:提前准备好老人的近期清晰照片及体貌特征、常穿衣物描述,一旦走失,这些信息对警方和救援力量至关重要。
把握“黄金时间”: 发现家人走失,务必第一时间报警,详细告知走失时间、地点、人员特征及健康状况,无需等待“24小时”限制。最初的几小时是搜救成功率最高的“黄金时间”。
邻里守望相助:将情况及时告知邻居、社区物业或村委会,发动周边力量共同留意,扩大搜寻范围。
此次救援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专业搜救力量与科技手段搜救犬在应对人员走失类警情中的关键作用。消防部门再次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易走失人群的安全防护,筑牢家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