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全容量投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3:43:00    

近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华电新能阿坝红原安曲一期250兆瓦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投产。

作为四川首个投产的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项目具备独立支撑区域电网稳定性的能力,能够在电网故障或外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该项目配备行业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在高原恶劣环境下可保持2小时10万千瓦时稳定充放电能力,如同一个巨大的清洁能源“充电宝”。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可满足21余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2000万棵。

电站场址位于高海拔高寒地带,针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质条件,项目团队迎难而上,采用多型钻孔设备,在短短20天内高效完成了15万根光伏桩基施工。为确保建设进度,项目团队引入光伏铺装机器人,以人工四倍工效施工,大幅提升安装效率,减少组件损耗,攻克高原人工降效难题。面对冬季零下25度的极寒挑战,项目团队精心组织,采取平行施工作业,在首批次50兆瓦投产阶段,升压站混凝土基础采用平行施工作业,浇筑养护阶段设置电热风炮加蒸汽智能暖棚,远程监控温湿度,仅用28天保质保量完成了通常需要60天的工程建设任务。在末批次建设阶段,团队再接再厉,仅用45天便实现200兆瓦装机全容量投产目标。

项目充分考虑到当地牧民的放牧需求,光伏组件支架最低点离地间距不小于2米,既能充分吸收太阳辐射,减少草地水分的蒸发,又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利于植被生长,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双绿色生态开发模式。此外,项目同步建设智能草皮养护暖棚,科学的养护为草皮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也大大提高草皮的质量和成活率。同时,项目通过务工就业等途径,带动周边牧民增收,未来还将拓展“光伏+清洁供暖”“光伏+制氢”等产业链,助力打造省级清洁能源示范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