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举办2025年录取开放日活动。新黄河记者了解到,2025年山东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自7月6日开始,计划到8月3日结束。截至目前,已录取考生7.7万人。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检和艺术类本科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录检。为惠及更多考生录取到更心仪的高校,已争取新增本科计划1200余个。
山东省招考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赵丽说,高考的整个录取流程可以概括为投档准备—投档—高校阅档—录取审核4个核心步骤。
在正式投档前,省招考院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整理招生计划信息、整理考生的志愿数据、准备考生成绩体检等数据、制定具体投档办法等。投档准备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周到、全面,对数据质量要求极高,是后续录取工作的基础。山东全省的投档准备工作从录取开始前一个月就进行了,截至正式投档前已全部准备完毕。
另外,投档分两组进行,使用两套不同的系统独立开展,两组分别投档完成后进行投档结果比对,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在本科平行志愿投档阶段,还会提前进行模拟投档。模拟投档的主要目的,是让招生高校充分了解山东生源情况,同时努力争取在山东增加招生计划。录取工作环环相扣,在整个录取期间,没有节假日,为了更好服务招生高校,录检员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已争取新增本科计划1200余个,惠及更多考生录取到更心仪的高校。
投档之后,高校接收到省招考院投递过来的考生电子档案。这些档案包含了考生高考成绩、高考体检信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志愿信息等。高校依据招生政策和招生章程,对投档考生进行审核录取。如果有不符合规定的考生,高校就会将考生退档。例如有个色盲考生报考了某个专业,但是该专业不招收色盲考生,那么高校就会对该考生提交退档申请。高校完成所有投档考生的档案审核后,将录取结果提交省招考院。
录取审核主要目的是确保每个考生的录取结果都符合国家招生政策、高校招生章程以及考生自身的资格条件,切实做到“录取有理、退档有据”。省招考院设立专门的录取审核组,对高校提交的录取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在今年的实际审核过程中,出现过学校退档错误、专业分配错误等问题,录检员从维护考生利益出发,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精准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录取结果准确无误。
至此,一个考生的录取流程就全部结束了。后续,高校根据省招考院审核通过的录取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赵丽提醒考生,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确保自己符合相关高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
平行志愿投档时,首先将所有考生按位次排好顺序,从位次排名第一的考生开始,逐一进行检索投档。当检索到某考生某个志愿还有剩余计划时,系统会自动将该考生档案投档到该学校该专业,该考生的其余志愿不会再被检索,然后系统开始检索下一名考生。因此,填报志愿时务必按照心仪顺序排列,确保被任何一个志愿录取,都不会对后续未被录取的志愿后悔。
切勿轻信虚假承诺。高考招生录取全过程实行计算机操作,网上远程录取,工作流程规范,任何投档录取操作均被严格记录,绝无可能“人为操作”或“低分高录”,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勿上当受骗。
记者:薛冬 编辑:刘丹 校对:杨荷放